時人誌表演藝術

王玉英創辦「欣蕾舞團」,不學舞的王羽靖以教育熱誠延續母願

文/編輯部

新竹有個鼎鼎大名的舞蹈教育機構——欣蕾舞蹈藝術中心,旗下的欣蕾舞團多次受邀赴國外演出;2016 年,「欣蕾舞團」新竹縣分部脫離舞團,更名「艸雨田舞蹈劇場」。二者之間的關係,就像王玉英、王羽靖母女一樣,都熱愛表演藝術,但走向了不同方向。

王玉英(1952—2011)是台灣知名舞蹈教育家,是台灣體育大學創校以來的首位女校長,兼具舞蹈、行政專業,也是欣蕾舞蹈藝術中心(1978)、欣蕾舞團(2003)創辦人,長期在台推動舞蹈教育。

身為舞團創辦人,卻能容忍女兒拒絕學舞,「我媽對我來說,就是慈母。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媽在同事眼中,是位不折不扣的嚴師。」

樂天市場 國際通運

在家非嚴師 練舞不慈母

「她一個眼神,連男生都會嚇到發抖。」王羽靖露出嘖嘖稱奇的笑容。

王玉英不但要求學生技巧,也要求品格與紀律,早期規定女生不能留瀏海、不能剪短頭髮,男生不能進藝工隊,男女都不得在影視界伴舞,否則一律逐出師門;但學生犯錯,她也不會當面指責,私下找學生來談話。

對舞團剛柔並濟,對女兒卻是「悉聽尊便」,王玉英不盯功課,女兒可以拒絕學舞,可以不上補習班,更可以因為要競選高中學生自治會會長,推遲赴美讀書的計畫,即使這個計畫在初三就已計劃妥當。

雖然對女兒採自由管教,但她的作息、生活、興趣等,王玉英瞭若指掌,更對王羽靖的大學選修與人生觀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引作用。

台中知名舞蹈教育家王玉英。(翻攝自翻攝自《竹塹文獻雜誌》,2014)
台中知名舞蹈教育家王玉英。(翻攝自翻攝自《竹塹文獻雜誌》,2014)

掌握大方向 力求女兒主修商管

王羽靖高二才赴美讀書,比起其他陸續出國的同學,算是蠻晚了。平日忙到沒有娛樂活動的王玉英特別休假數月,陪女兒落腳美國,安頓生活與就學。

「我高中畢業,想讀劇場編創與導演,但她是不同意的。」

我餓了!趕緊來點吃的 ⋯⋯

18 歲自曙光女中畢業(1970)後,王玉英就趁其父出差、母親上班之際,找木工拆掉家裡 2 個房間,隔成舞蹈教室,妹妹們則上街幫忙發放傳單。雖是眷村中的小小舞蹈教室,但卻彰顯了熱愛舞蹈的王玉英已有經營概念。

當王羽靖計畫研究所畢業後,就回台灣與母親、弟弟團聚,共享不同的藝術表演事業時,王玉英在 2011 年,就因肺癌過世,從發現到辭世,不到一年。

王玉英為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首任女性校長。(圖:「王玉英 教授」粉專)
王玉英為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首任女性校長。(圖:「王玉英 教授」粉專)

「愛你所選 選你所愛」何其容易?

來不及哭泣、來不及發展計畫,不是舞蹈專才的王羽靖匆匆接下母親的舞蹈教育事業,進入北藝大的舞蹈教育碩士班就讀。母親面臨的是篳路藍縷的草創時期,而王羽靖面對的則是少子化、低薪資的大環境。

有許多年輕舞者已臻成熟,考量到演出機會,王羽靖將「欣蕾舞團」新竹縣分部獨立為「艸雨田舞蹈劇場」,這些熱愛舞蹈的年輕舞者讓她目標十分明確—建立 100% 專職舞者的舞團。

坦白講,台灣現在養得起專職舞者的舞團,仍是鳳毛麟角,王羽靖採用欣蕾授課的培力方式,兼顧舞者生計與舞團經營。目前艸雨田舞蹈劇場的 15 位舞者,已有 6 位是專職舞者,但舞團還是每年都要面對舞者想放棄的困境。

「你真的跳得很好,可以留下來嗎?」

王羽靖見到新竹許多年輕舞者已經成熟,成立「艸雨田舞蹈劇場」。(攝影:謝平平)
王羽靖見到新竹許多年輕舞者已經成熟,成立「艸雨田舞蹈劇場」。(攝影:謝平平)

舞者苦練之餘,還要嚴格維持身體條件,以符合演出需求,但巨大的付出,回報不成比例,「練舞時間加上排練時間,以排練費用均攤,時薪搞不好跟飲料店、 7-11 差不了多少。」

遇到難題,她再也沒有人可以指引,「我與母親相處的時間,真的太短了!」王羽靖難掩失落,所幸今年演出費用,透過企業贊助,讓她能稍稍鬆口氣。

頗有個性的王羽靖笑說,自己不是跳舞的料,「母親大概也看出來了,所以從來不逼我。」沒有舞蹈基因的她卻因母親病故,接下欣蕾舞團,還創立了艸雨田舞蹈劇場,提供年輕舞者一個演出機會,承傳的正是王玉英的教學熱血。

雖然二代面臨的問題不同,但王玉英能走出自己的路,相信王羽靖也能突破層層關卡,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 Share ↙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