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來來來雅緻生活

大坑步道貴婦新走法 輕鬆流汗又能大啖美食、泡溫泉

大坑五號登山步道(圖:台中市政府)
大坑五號登山步道(圖:台中市政府)

文/謝平平

不喜歡運動的讀者,有福啦!台中戶外運動以大坑步道最親民,但如果你是長年坐辦公室的讀者、不想累到上氣不接下氣,隔天鐵腿,建議可從台中日光溫泉會館出發,經產業道路,抵達六號步道入口,直上觀音亭,來回僅約 2 小時,且多為緩坡;回來後還能泡溫泉、大啖美食。

大坑風景區本是平埔族活動地區,後成為客家人開墾地方,因其生活範圍約在寬達 350 公尺處的地區,多條溪流經過,成為一個又一個的溪坑,便以「大坑」代稱。

三種地質岩層 留下台灣島隆起足跡

大坑風景區以種植柑橘、文心蘭、麻竹筍等一級產業為主,總面積約 3,543 公頃。為頭嵙山系丘陵地,海拔是原台中市最高處, 859 公尺,有多條野溪經過。

六號步道往風動石途中。(攝影:謝平平)
六號步道往風動石途中。(攝影:謝平平)

據《台中大坑地區地下水資源調查及分佈之研究》報告指出,大坑地質以砂岩、頁岩交錯的卓蘭層為主,其次為夾帶礫石的鬆軟頁岩層—頭嵙山層,並有少部分為在淺海沈積、隱藏蟹、腹足類、斧足類、有孔蟲煩和珊瑚等多種海相化石的錦水頁岩層

不同的地質岩層也紀錄了台灣島自海底隆起的跡證。

何時開始有大坑步道?

與一般的古道歷史不同,大坑步道是由農業用地重新鋪設為步道,據說是在 1980 年左右,有熱心的山友通力合作,將木頭背上山,接力施作而成。後來加上政府的規劃興建,目前共有 10 條較為完整的步道。

大坑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步道,位於頭嵙山、二嵙山的相接處,靠近新社花園餐廳商圈與中興嶺。

大坑六號、七號、八號、九號、十號步道位於東山路以西,距離市區只有 30 分鐘路程,附近有許多溫泉飯店。

企業認養大坑二號步道。(圖:台中市政府)
企業認養大坑二號步道。(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有 4 家企業參與認養,矽品精密認養二號步道,總太地產認養大坑九號、九之一號步道, 大坑 十號步道則由台中日光溫泉會館、麗明營造共同認養。

貴婦路線 走這條登山步道

10 條步道中,五號步道興築在頭嵙山、二嵙山稜線上,連接大坑一號、二號、三號、四號步道,海拔最高、行走難度強,但風景也最美。

三號步道則因為有陳玉峰的參與,植物展示解說牌設立完整,以圓形滾木鋪設,也是極大的特色。

九號之一、十號步道為人所熟知,有完善的木頭階梯,且二條步道相通。入口處有假日市集,十分熱鬧。

但若不想留太多汗、美美的走完步道,則建議從台中日光溫泉會館出發,從產業道路連接六號步道入口,大約一個多小時,沿路平緩。從六號步道入口處,坡度開始爬升,但大約半小時,就可抵達觀音亭。

從台中日光溫泉會館出發到大坑六號步道的途中,果樹多、綠蔭多。(攝影:謝平平)
從台中日光溫泉會館出發到大坑六號步道的途中,果樹多、綠蔭多。(攝影:謝平平)

這條路線非常適合想運動的初階者,一是多果園、多樹蔭,二是平緩的產業道路佔了五分之三,三是回程可以直接到台中日光溫泉會館泡溫泉、用餐,這樣的安排是其他步道較少看到的;特別提醒讀者,這條步道雖然輕鬆,但仍需要帶條毛巾、水壺隨身。此外,六號步道也可以連接九號、十號步道。

好膝蓋走四方 醫師教你「健膝操 」

台中大里仁愛醫院骨科主任吳啟明表示,走步道或爬山,都可以帶上護膝、登山杖,保護膝蓋。平日坐在椅子上,將足踝與小腿垂直 90 度、往上抬高,每天可做 3 – 50 下,可以加強大腿股四頭肌的力量,並且可以讓膝蓋支撐力更好。

他表示,膝蓋保養很重要,有副好膝蓋,走遍四方,健膝操無法一日見效,需要長期進行,年輕人也可以進行日常保養。

走步道也可穿上護膝、帶登山杖。(攝影:謝平平)
走步道也可穿上護膝、帶登山杖。(攝影:謝平平)
走步道也可穿上護膝、帶登山杖。(攝影:謝平平)
走步道也可穿上護膝、帶登山杖。(攝影:謝平平)

大坑步道 發展史

2001 年,台灣實施週休二日,同年行政院經建會決議由林物局協調各單位,規劃全國登山健行步道系統,大致上分為國家步道系統、區域步道系統。大坑為「中彰山域區域步道」4 個子步道群的一個。

遊樂設施—東山樂園(1988-2008)、亞哥花園(1981-2008)、卡多里樂園(1983-1994)

大坑五號登山步道(圖:台中市政府)
大坑五號登山步道(圖:台中市政府)

1976 台中市府進行擴大都市計畫,屯區與大坑劃入計畫範圍。
1980 完成大坑整體開發建設計畫
1983 檢送細部計畫
1989 台中市完成擴大都市計畫主要計畫,確定風景特定區走向。但之後計畫停擺。
1999 溫泉協會至大坑進行探勘
2006 大坑風景特定區進入實際規劃階段
2014 內政部通過大坑風景特定區計畫,脫離都市計畫範圍。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