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精選文章

「高雄州拾影」百年前歷史照 「打狗Ta-kao」如何成為「高雄Taka-o」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線上展覽

百年前高雄港碼頭已是現代海港面貌。(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百年前高雄港碼頭已是現代海港面貌。(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文/謝平平

100年前的高雄,是什麼樣子?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邀請高雄在地文史工作者陳坤毅策劃「鏡頭下的躍進南國:高雄州拾影」線上展覽,以「透視南國政經」、「展望南國天際」、「漫遊南國勝景」、「飽覽南國物產」、「走讀南國皇路」等5個主題,讓網友一起觀賞百年前的高雄州!

日治時代,高雄州涵蓋今日的高屏與澎湖,1924年,高雄州轄下的「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在南部堪稱大事,殖民政府因此發行寫真帖(照片)紀念。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內部即典藏有一冊,內有52張照片,照片包含機關建築、市街景致、產業設施、自然生態、地方物產等內容,呈現了百年前南部建設與豐饒景象。

日治時期,高雄州(高屏與澎湖)排滿鯊魚的漁港市集。(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日治時期,高雄州(高屏與澎湖)排滿鯊魚的漁港市集。(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南部特色產業水泥工業、製糖工場之外,還有百年前高雄港碼頭已是現代海港面貌,如:重工業機械化、吊臂與鐵道運輸作業,還有鹽埕、鼓山、新興、旗津等經過規劃,也是一副現代市區景象;此外,還有鐵道運輸建設構築出的交通網絡,顯示出當時執政者以高雄做為臺灣南部地區重要交通運輸中樞及對外聯絡口岸的企圖。

除現代化建設外,高雄、澎湖在清領時期已經有所建設,包括鳳山縣舊城址、澎湖文石書院等,也都能一一見到。

清初設置的鳳山縣,縣治位於興隆庄(今左營地區),舊城歷經朱一貴、林爽文、蔡牽等事件,屢毀屢修,寫真帖中的鳳山縣舊城影像為東門「鳳儀門」外之景觀,該處在日治時期即被指定為史蹟。

乾隆年間,澎湖文石書院採用咾咕石興建,成為古蹟。(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乾隆年間,澎湖文石書院採用咾咕石興建,成為古蹟。(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1766年創建的澎湖文石書院,採用咾咕石(也可稱為咕咾石,為珊瑚礁石灰岩)作為建材,此石為澎湖特產,並以此命名書院,該書院對澎湖地區文教興盛貢獻頗大,1941年,被指定為澎湖史蹟。

日治時期,臺灣共有五州二廳,高雄州是最具熱帶海洋意象的行政區,寫真帖的影像中有排滿鯊魚的漁港市集、東港魚塭、高雄港碼頭、鵝鑾鼻燈塔、紅樹林、棕梠或椰子樹。

2024年,高雄實施市制即將屆滿百年,該線上展覽也有解說文字,讓網友清楚了解過去歷史影像的意義,召喚出上世紀高雄、屏東及澎湖的南國記憶,一同感受自1920年代崛起的南方之星魅力!

日治時期高雄州紅樹林。(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日治時期高雄州紅樹林。(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鏡頭下的躍進南國:高雄州拾影」展覽網址:https://ncpiexhibition.ntmofa.gov.tw/tw/OnlineExhibition/Detail/23091915012524156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