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精選文章

單簧管真的可以演奏這個嗎?透鳴團長高承胤談《讀梳》巡迴音樂會

透鳴單簧管重奏團《讀梳》音樂會將由(左起)王冠傑、黃佳羽、楊曼君、黃詩萍、高承胤共同演出。(圖:透鳴單簧管重奏團)
透鳴單簧管重奏團《讀梳》音樂會將由(左起)王冠傑、黃佳羽、楊曼君、黃詩萍、高承胤共同演出。(圖:透鳴單簧管重奏團)

文/謝平平

2023年,透鳴單簧管重奏團(Transparent Sonority Clarinet Ensemble;TSCLE)在北中南舉行巡迴音樂會,慶祝成團十週年,演奏曲目多為日治時耳熟能詳的樂曲,如呂泉生《搖嬰仔歌》、鄧雨賢「四月望雨」、洪一峰《淡水暮色》等,團長高承胤將其改編為單簧管演奏曲目,並表示未來該團將朝向創作方向發展。

高承胤畢業於森林系,研究所考上音樂研究所,在高中接觸單簧管(Clarinet;又名豎笛、黑管)後,沈靜的音色陪他度過課業壓力,並出國深造,回國不久,他創立透鳴單簧管重奏團(2013),當年共同加入的團員也是今年巡迴音樂會的主要成員。

平時,大家有各自忙碌於自己的工作,有空抽空團練,高承胤負責此次「讀梳」曲目的改編,他表示,並不是研讀台灣史後才挑選了這些音樂,而是將自己喜歡的曲調整理後,才發現多是日治時代歌謠。

樂天市場 國際通運

作曲家呂泉生(1916—2008)、鄧雨賢(1906—1944)、楊三郎(1919—1989)等人出生在日治時代,生活在演歌、小調的環境,後赴日本留學,學習作曲,寫出以台灣樂器演奏、以台語演唱的樂曲,保留該年代特殊的氣質與美感。

音樂會也將演奏蕭泰然(1938—2015)《永遠的故鄉》,蕭泰然曾在日、美留學,高承胤分析,蕭泰然樂曲整體為藝術歌曲,但旋律寫法更偏向流行、調性也不複雜。

《讀梳》透鳴十週年巡迴音樂會

演出長度:60分鐘(包含解說)

・高雄演出時間:2023/11/20 (一) 19:30,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台北演出時間:2023/12/27 (三) 19:30,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我個人認為,蕭老師作品蠻有自己的態度,聽起來通俗,但細節很多,鋼琴伴奏淋漓盡致,用聲樂演唱也相當動人。我很喜歡他的優美、質樸、自然。」

其中,高承胤最喜歡的是由泰雅族織布歌改編的《編織月光》,「我不是泰雅族,但我很喜歡歌中的生命力,改編後,竟又產生新的力量,有不同的畫面與想像。」他表示,曲名中的「月光」是因為編曲後段加入《月光小夜曲》,因而名之。

不只擔負透鳴單簧管重奏團的樂曲改編,高承胤也是「春麵樂隊」的低音單簧管樂手,該樂隊為公視連續劇《茶金》配樂製作團隊,曾拿下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春麵則為創作型獨立樂團,高承胤與鼓手、吉他手共同討論如何改編樂曲,「每個和弦都要刷出來嗎?改編後的速度應該落在……」創作點燃了他對透鳴發展的想法,嘗試著手編曲。

我餓了!趕緊來點吃的 ⋯⋯

改編,加入現代詮釋與個人情感後,譜寫成理性客觀的樂譜,重新架構樂曲結構、曲式,是另一種創作,高承胤經常反覆詰問,此段旋律通順嗎?能否再好一點?

透鳴單簧管重奏團《讀梳》巡迴演奏會在北中南舉行。(圖:高承胤)
透鳴單簧管重奏團《讀梳》巡迴演奏會在北中南舉行。(圖:高承胤)

以《港都夜雨》為例,漂泊男性的瀟灑、哀怨原以歌聲傳達,但單簧管的演奏並無人聲,如何表達滄桑感?高承胤苦思良久,在原本樂曲前以悉悉簌簌雨聲為讀者勾勒出寂寞場景、渲染情緒,先行導奏,如同電影配樂扮演的角色。

「歌樂到單簧管的距離,讓我必須採取一些策略,才能加入曲子的情緒、演唱的想像。」高承胤也承認,這個距離與「普羅大眾到古典樂」的距離一樣遠,但其中產生的樂趣讓他極願投身其中。

他解釋,這次演奏的流行樂也曾改編為交響樂團演奏曲目,但單簧管重奏可近距離感受到演奏家的想望、企圖、溫度,與交響樂團「全景式」演出,體驗可說完全不同。除樂曲諸多細節吸引樂迷,解說式音樂會也將帶給民眾小小的驚喜。

面對串流音樂的興起,高承胤表示,現場音樂的魅力與戴耳機聽串流差異頗大,「只要沒有離開音樂現場,你會永遠記得那份感動。」

成團十年,大紅大紫、奠定樂界地位、社群流量爆增,都不是他的追求,「我們不想打擾太多人,但如果你有興趣來聽,一定不會空手而歸。」

↙ Share ↙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