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平平
台灣近代第一代藝術家中,雕塑家黃土水份量極重,前瞻性的眼光、不世出的天才,為完成「水牛群像」,他拖著腹痛不肯就醫;完成作品當晚,他即病逝醫院,年僅 36 歲。他為日本前農林大臣山本悌二郎製作的胸像於 2020 年底,運抵回台。今日開箱記者會上,文化部長李永得宣布,將在二年內推出黃土水回顧展,重建台灣美術史。
被譽為「本島人唯一」的雕塑天才黃土水
100 年前,黃土水(1895-1930;Tu-shui Huang)是台灣上流社會製作雕像的不二人選,因為他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藝術家,也是日本殖民時代、唯一受到台灣總督府推薦、直接保送東京美術學校的台灣人。
還在東京就讀的他,除木雕之外,也研究西方雕塑,傳神的技巧,加上台灣人的身份,他的作品很快在政商名流中傳揚開來,也被媒體譽為「本島人唯一」。
當時尚未赴台任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指定黃土水為女兒製作肖像;久邇宮邦彥親王赴台見到黃土水贈與母校大稻埕公學校(今台北太平國小)的作品——「少女胸像」,也請黃土水為其製作夫妻雕像;從裕仁親王、昭和天皇、貞明皇后、香淳皇后都收藏有他的作品。他也為多任台灣總督製作過胸像,百年茶商錦茂行、基隆顏家、板橋林家、《台灣日日新報》社長都曾委託黃土水創作作品。
出身新潟縣佐渡市的山本悌二郎(1870~1937;Teijiro Yamamoto)是創立台灣糖廠(1900)的投資者之一。他不只與台灣關係密切,也與吳昌碩、翁同龢等人有所交遊,更收藏大量唐宋以來的書畫精品。
佳士得香港去年以 2,665 萬港幣拍出的明四家文徵明〈行書七言詩卷〉,即是來自他的收藏。山本悌二郎曾二度進入內閣,擔任農林大臣。他的摯友高木友枝(1858~1943;Tomoe Takagi;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也曾委託黃土水製作胸像。
美術史學者李欽賢表示,黃土水為山本悌二郎製作胸像的原因,可能是在其在離開台糖時,員工集資邀請雕塑名家為其塑像留念。
李欽賢表示,黃土水身為藝術家,也需養家活口,製作胸像就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包括板橋林家林熊祥、企業家辜顯榮等人都曾請他製作。
黃土水外甥女林麗純也出席此次開箱記者會,她表示十分感動。阿姨是台灣第一代的女記者,如何結識黃土水已經不太有印象,雖然沒見過姨丈,但聽說姨丈做事認真、負責,因此才會在製作〈水牛群像〉時,積勞成疾,「家裡沒人傳承,作品也沒有留存一件,真的很可惜。」
重建台灣藝術史重要的里程碑
而這尊〈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在日本戰敗後,被運回日本新潟縣佐渡市;彰化高中曾在近年組團參訪。
2020 年 5 月,文化部、台灣美術館、佐渡市政府簽署協議書,佐渡市同意將〈山本悌二郎〉胸像石膏雕塑出借給國美館 3 年進行修復,亦可翻製原作典藏,規劃展覽。
2020 年 12 月 14 日,黃土水作品於漫天風雪中,坐上了最後一班離開佐渡島的船隻,12 月 21 日經東京安全運抵台灣。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文化部近年致力於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迎回黃土水作品是極為重要的里程碑,他是開啟一代藝術風氣的先行者。也期許國美館以兩年為期,盡力找尋黃土水作品,與其他近代雕塑家的作品共同展出,以完整呈現台灣雕塑藝術發展的脈絡。
國美館典藏二件翻製作品
此次與日方協商,有賴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謝長廷的協調,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特別提到,旅日舞蹈家若林素子(Motoko Wakabayashi;本名張素真)是台灣女兒、日本媳婦,2 年中間,多次拜訪佐渡市前後任市長山浦基裕及渡邊龍五,促成此次合作。
而日本女兒、台灣媳婦的 鈴木惠可(Eka Suzuki)對黃土水的研究深入,也對建立台灣藝術史有相當助益。
梁永斐表示,〈山本悌二郎〉胸像抵達國美館當日,正逢黃土水逝世 90 週年,別具紀念意義。對於搜尋黃土水作品,梁永斐表示,國美館擁有國內最好的典藏庫房,不管是藏家還是機構,都可以放心把作品交給國美館。
國美館目前典藏有〈水牛群像〉及〈釋迦出山〉等原件翻製作品,黃土水遺作〈水牛群像〉為「國寶」等級文物,以淺浮雕創作的大型雕塑,芭蕉葉下的牧童與水牛之間的互動,表情、動作都極為生動。
根據鈴木惠可的研究,黃土水遺留在日有四件作品,除了〈山本悌二郎〉胸像,還有〈高木友枝銅像(1929)〉、〈安部幸兵衛胸像(1930)〉,二件作品均已捐贈彰化高中。
今(22)日「流轉回鄉―黃土水作品開箱」記者會,文化部長李永得、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國美館長梁永斐、黃土水家屬林麗純、台灣史學者李欽賢、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長蒲浩志、藝術家謝里法、倪朝龍及蒲浩明、東海大學院長林文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任白適銘均出席,見證前輩藝術家作品「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