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平平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立美術館籌備處共同主辦的年度藝術盛事「臺中市大墩美展」,10 月 30 日舉行頒獎典禮,副市長黃國榮期盼明年疫情趨緩後,能讓「大墩獎」作品到泰國曼谷進行交流,讓更多人看到「大墩美展」的藝術能量。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今年文化局積極克服疫情造成的國際郵務狀況,並推出改版線上報名系統,協助參賽者順利完成報名,因此疫情期間,仍收到來自 25 個國家、地區,一共 1,507 件作品,創下近年最高的收件數量。
第 26 屆台中市「大墩美展」共 197 件作品獲獎, 2021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7 日,將在大墩文化中心展出。先前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評審委員簡嘉助、雕塑家余燈銓以及「膠彩類」首獎曹程凱、「工藝類」首獎黃世昌已經啟動愛心裝置,象徵本屆「大墩美展」從心出發。
197 件獲獎作品中,有 10 件外籍藝術家佳作,並拿下「版畫類」第二名、「工藝類」第三名,其他則來自澳門、馬來西亞、蒙古、中國、波蘭。
2021 「大墩美展」各類首獎名單
墨彩類─姚潔《藍色時分》(2021 大墩獎)
書法類─張倍源《韓偓草書屏風詩》(2021 大墩獎)
篆刻類─余侑恩《默琅齋鐵筆》
膠彩類─曹程凱《魚花燦—尋》(2021 大墩獎)
油畫類─白穆君《紅線—隔閡》
水彩類─鍾子逸《迷霧之間》(2021 大墩獎)
版畫類─徐睿志《巫師之屋》(2021 大墩獎)
攝影類─柯玲寧《渴——望》
雕塑類─林辰勳《捕鳥人》
工藝類─黃世昌《黃金雨》
數位藝術類─劉若渝《止痛藥》
「工藝類」首獎得主黃世昌原本從事膠彩創作 9 年,曾獲第 21 、19 屆「膠彩類」第三名獎項;轉而從事漆藝創作 2 年,今年以作品〈黃金雨〉首次參賽,便奪得工藝類第一名。
他表示,「用刻的漆藝創作比用畫的,難上許多,尤其氛圍的營造,非常有挑戰性,常需要憑感覺,才能創作出想要的效果。沒想到幸運拿到首獎,是一大鼓舞。」
「膠彩類」首獎得主曹程凱現從事膠彩創作及教學,以金魚為華美物質生活的隱喻,描繪從入世到出世的心理變化,呈現社會大眾面對環境快速變遷下,轉而探求心靈上的安定。
本屆「大墩美展」將於 10 月 30 日舉行頒獎典禮,現場並將揭曉最高榮譽「大墩獎」得主為誰?可獲得 12 萬,並可獲得典藏獎金 12 萬,將由台中市立美術館(興建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