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人文藝文欣聞

古琴髹漆、漆器新成台中市傳統工藝保存項目

文/謝平平

台中本月喜增「漆工藝—古琴髹漆」、「漆工藝—漆器」傳統工藝保存項目,獲授保存者分別為梁晊瑋、陳清輝,前者師承賴作明,後者師承陳火慶,都是台中知名漆藝家。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表示,傳統漆藝具有多樣性,未來將持續協助保存者推廣。

梁晊瑋進行古琴髹漆。(圖:台中市文資處)
梁晊瑋進行古琴髹漆。(圖:台中市文資處)

漆器發展可遠溯至河姆渡文化時期(距今6000年~7000年),來自漆樹本身的「生漆」耐酸、耐熱,可保護木器,後來也發展至家具裝飾,明代《髹飾錄》就詳細記錄了漆藝技法。

1916 年,日人在台中新富町二丁目一番地(今民族路+三民路)設立「山中工藝所」,製造美術工藝品,開啟了台中發展漆器技藝之先機。文資處指出,「山中工藝所」中不只有日籍老師,還有來自福州的師傅,戰後漆器製作因日本撤退隨之中斷;1970 年代,還有日本人耳聞台灣漆器製作技術好,來台拜訪先輩漆藝大師陳火慶,並開啟中、日漆器貿易交流契機。

樂天市場 國際通運
陳清輝(左)解釋漆器工藝製作與特點。(圖:台中市文資處)
陳清輝(左)解釋漆器工藝製作與特點。(圖:台中市文資處)

生漆可塗裝器物的範圍廣,大者如木式家具,小者如碗、筷、盤等,早期外銷之產品也多屬杯、碗、筷等食器,直至 1990 年代,漆工藝才轉為傳承、傳藝教學,開拓不同媒材與漆的結合運用。

目前漆工藝已登錄的傳統工藝文化資產有木胎漆器、蓬萊塗、夾紵漆器等。2021 年 10 月 1 日召開的傳統工藝審議會議,審議再通過「古琴髹漆」項目,古琴為傳統音樂重要的一環,但傳統工藝中,古琴髹漆屬珍稀項目,另一登錄項目「漆器」則為盛器之泛稱,保存者陳清輝藝師家學淵源,自幼與父親陳火慶學習漆器製作。

↙ Share ↙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