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謝平平
動見体藝術家王靖惇接連二年面對二位父親的過世後,促使他創造了「如此美好」,在同一個舞台上展現父親、兒子的平行世界;而這不只是他的故事,演出父親的羅北安也跨越時空,與已逝的嚴父縫補感情的裂口。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王希文僅以口琴與吉他演奏的素雅形式竟輕易帶動著觀眾情緒,讓台中歌劇院總監邱瑗大為讚賞,「讓淚腺都鬆了。」
親子關係一向是東方家庭最難解開的死結,相差近 25 歲的羅北安、王靖惇竟然都有相同的親子裂口,劇名之所以爲「如此美好」,是因為導演王靖惇在愧疚之外,找到了突破口,演員也藉此療癒了親子關係的缺憾。
羅北安的父親出生在民國 6 年,屬於「愛不能說出口」的一代,對自己高中蓄髮、玩樂團的兒子有著無限關愛與高度期待,但父子互動少,與現在每天都要跟孩子親親抱抱的羅北安大大不同。
而王靖惇的父親是家裡的支柱,讓他放心在外闖蕩;父親過世的當天早上,王靖惇因為工作取消了與父親的早餐約會。
母親一句「你為什麼不跟你爸吃早餐?」成了王靖惇心上的那根芒刺,「我們總是把時間留給工作、甚至是其他人,卻忘了自己的父母。」
「如此美好」的舞台上,沒有等到兒子出現的父親(羅北安飾)問著照顧自己的年輕人(王希文飾):你來照顧我,那你的父親呢?是不是也是其他年輕人去照顧?那那個年輕人的父親,又是誰來照顧呢?大家怎麼不回家去照顧自己的爸爸呢?
台詞陳述著社會現況與難題,使觀眾心生戚戚;舞台上的兒子(王靖惇飾)工作忙碌,牆上貼滿各式顏色的便利貼;父親的希求被隔離在兒子的生活之外。
這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已是常態,父母為了體恤兒女,多半將內心的話藏在心中。在這齣戲中,王靖惇讓「父親」這個角色透過回憶,絮絮叨叨的講述內心話,台上的「兒子」雖然聽不到,但台下觀眾都聽到了。
王靖惇在 2017 年送走爸爸後,還有另一個四川爸爸住在養老院中,已無法用語言交談,他去探望時,看著來來去去的看護、新移民,彷彿置身在另一個人間劇場中,自己是演員,也是觀眾。
他看著四川爸爸身體上的皺褶、斑點,想起爸爸多年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像是為了註記著這個生命經歷的一分一秒,身體留下了不同刻痕,「瞬間,我突然感到『如此美好』。」
羅北安此次演出父親的角色,也像個旁觀者看著舞台上的「兒子」,就像是當年的父親看著自己,「突然一切都明白了。」
現在的他對孩子不打不罵、每天親親抱抱,直到今日。他也提醒讀者,回家要多抱抱爸爸、媽媽。
動人的音樂怎麼來?
音樂才子王希文在「如此美好」中客串演出、並負責配樂,沒有複雜的作曲,當舞台上的父親念白時,王希文用吉他、口琴演奏著「把悲傷留給自己」,傷感若有似無的牽引起觀眾的情緒。
王希文表示,這齣戲的腳本本來就有二首音樂,加上劇情發展,他選擇讓音樂成為另一個角色,只要素雅的彈奏單音,就能依著角色的情感流轉在舞台上,牽動觀眾的心。
2020 NTT 遇見巨人
動見体|如此美好
時間: 2020 年 10 月 10、11 日 下午 2: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