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來來來生活

紀錄片「醫源病的調查與省思」揭千億產業暗黑面 詹廖明義盼重大異常通報系統儘快上線

「醫源病」指因醫療意見、醫療過程、藥物、醫療器材,造成病患不良影響

與會貴賓合影。(圖:主辦單位)
與會貴賓合影。(圖:主辦單位)

(編輯部)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攜手台中市仁愛基金會共同播放紀錄片「醫源病的調查與省思」,該紀錄片打破美國 FDA 嚴格把關醫療器材的既定印象,但事實上,中間有許多隱憂。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TPSCC)創辦人、台中市仁愛基金會董事長詹廖明義與醫藥專家在現場共同分享經驗。

醫療器材產業價值高達數千億美元,上市前需由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把關。但該片舉出避孕器 Essure、鈷鉻合金製成的髖關節假體、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等醫療器材,造成民眾的健康問題,而產業又把風險加在病人身上,揭發了創新醫療產品的黑暗面。

詹廖明義指出,WHO 公告全球約有萬種醫療器材產生病人受害事件,程度遠比大家想像的嚴重,台灣衛福部也在今年 10 月公告「醫療器材嚴重不良事件通報辦法」草案。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TPSCC)特別舉辦「醫源病的調查與省思」特映會,作為醫護的衞教宣導。

詹廖明義董事長致詞。(圖:主辦單位)
詹廖明義董事長致詞。(圖:主辦單位)

特映會現場分別從心臟外科、骨科、護理、法律倫理、藥學等層面,針對台灣醫療器材使用現況,分享經驗,互動交流相當熱絡。

樂天市場 國際通運

特映會與談人包括: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林啟禎、藥害救濟基金會藥物安全組專員陳珏頻、光田綜合醫院顧問彭安娜、輔仁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王宗倫、台中榮民總醫院主任蔡鴻文、衛福部台北醫院主任楊士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顧問游顯妹、衛福部彰化醫院藥師黃聖剛。

詹廖明義期望,衛福部食藥署的重大異常通報系統能迅速上線,並將醫療器材在銷售前的登錄及銷售後監視制度(含異常訊息)等資料公諸於世,以達到為病人安全嚴格把關的目標。

而對可能嚴重傷害人體的醫療器材,製造商有義務強制通報,並適時召回或主動下架,至於病人及醫師則可考慮採自願通報的方式。

延伸閱讀:續談與醫療器材相關的病人安全事件(「詹廖明義—病人安全文化塾」部落格)

↙ Share ↙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