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平平
台中國家歌劇院亮點多!每年聖誕節的曲牆光影秀都吸引了 30 萬民眾觀賞,今年更加碼將座頭鯨、白犀牛搬進歌劇院,全幅式的森林畫布,視覺相當震撼!總監邱瑗表示,今年以五萬流明的投影機打造「光之曲幕」,未來將以此作為推動歌劇院成為新媒體藝術的場地。
當民眾進入歌劇院後,低頭可以見到海龜漫步,仰頭可以見到魟魚、座頭鯨悠遊,讓曲牆成為歌劇院新的亮點。
該院副總監李忠俊表示,2017 年起,歌劇院每年在聖誕節推出二週的「曲牆光影秀」,雖然民眾覺得很棒,但歌劇院曲牆高達 19 公尺,面積巨大,又非平面投影;一直無法克服二個畫面之間的熔接,過往只能將單一畫面各自呈現在一面曲牆上。
李俊忠表示,今年首度一次採用 10 台五萬流明的 4K 雷射投影機,花了半年時間,才建好客製化模組,在二樓曲牆上進行全幅式的的投影,花費的時間幾乎是平面投影的十倍。成果在暑假的「歌劇院夜未眠」先試行,燦爛星空伴隨民眾入眠,大獲好評。
現在推出的「光之曲幕 T.A.P. Project」將以極光、森林、海洋為主題,分別在一樓、二樓進行投影。
一樓「海底世界」晚間 6 點開始播放,二樓投影主題有「叢林與海洋」、「極光與星空 」,從中午 12 點開始輪番播放,結束時間為晚上 8 點半,週末順延一小時。
邱瑗表示,未來將依節慶時令、或在 NTT-TIFA、「遇見巨人」等盛大活動前後,讓民眾體驗沈浸式的另類劇場經驗。
台灣松下電器整合方案事業執行長今西雅也(Imanishi Masaya)表示,Panasonic 曾在非平面物體上進行投影,例如橫濱未來港,但投影在 19 公尺高的大面曲牆上,還是第一次。
他表示,除了技術的複雜度,畫面的設計與細膩也需與台中歌劇院齊高,不容失誤,「如果遊客在台中歌劇院的曲牆上,看到一隻變形的老虎,不是很奇怪嗎?」
此外,此種大型工程使用的投影機重量很重,如何掛在室內而不破壞建築的風格,並且兼顧遊客安全,也是考量點之一。
看不見、摸不到的燈光藝術近年愈來愈受到重視,從美術館舉辦的光雕展到義、德、日國際三大光節、體育活動開幕式,都大量使用投影技術,致使近年全球投影市場皆為成長趨勢。
今西雅也表示,國際光節利用博物館外牆,投影收藏的古典名畫,必須克服如何精確投影名畫細節;而台中歌劇院的曲牆投影因為牆有弧度、高度超出一般樓層,難度在於如何補正影片,各有各的難題。
但隨著投影技術的愈趨成熟、應用廣泛,可以預見光雕藝術在未來可能將成一門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