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謝平平
從夜店到大型戶外音樂祭的電子音樂表演,重拍、電音、強烈的節奏,加上AI即時生成影像與實境畫面的結合,音像藝術(audiovisual)突破地下文化的標誌,開始轉進表演藝術場館,台中歌劇院本週末即將演出3場的《感覺的邊界》即是其一。
由新銳藝術家吳秉聖、邱俊霖、劉承杰組成的「SYNZR」團體,三人在2017年首度合作,在國家兩廳院30週年慶《眾聲之所》的戶外電音派對擔任開場,與林強同台演出,6年後,他們再度合作長達50分鐘的《感覺的邊界》。
主創者、技術統籌吳秉聖在研究所期間,思考身體與視覺聽覺間的共感,曾在中國、歐美等地發表音樂作品,曾在國外多個數位藝術節中發表聲音設計作品。他表示,過往因感官的刺激程度,30分鐘演出已達極限,因此,走入劇場內的《感覺的邊界》在音樂與影像的處理上,做出許多改變。
多年來投入台北地下電子音樂的新世代DJ邱俊霖曾在台北知名夜店駐場,並以DJ身份在德、義、日、韓等國巡迴演出。而負責影像設計的劉承杰曾為小米、Gogoro、ASUS、OPPO、MSI、Viewsonic製作動畫廣告與企業形象影片,多年來投入科幻帶來的想像,不斷研發音像藝術的各種結合。
與戶外的音像表演不同,劇場內的《感覺的邊界》以雷射、AI技術、視覺動畫,結合過激的club電音,帶領觀眾跳進小劇場的舞池,感受無框架音像藝術(Audiovisual)演出,並設定行為斷點;現場佈置有4座大型LED螢幕與巨型銀幕,無座位設計讓民眾聆聽、走動,感受何謂音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