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人文藝文欣聞

傳藝金曲得主「合和藝苑」10、11月古蹟演出南管

2023臺中傳統藝術巡演

文/謝平平

久違的南管音樂!台中市文化局為推廣傳統表演藝術,特邀南管戲曲「人間國寶」林吳素霞藝師率領「合和藝苑」於二處古蹟演出,市定古蹟「張家祖廟」演出日期為為10月29日,歷史建築「大屯郡役所」為11月11日,這也是歷史建築「大屯郡役所」修復完成後,首次亮相,喜歡南管戲曲、南管音樂的朋友切勿錯過。

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人間國寶)」林吳素霞藝師自幼習南管樂,十餘歲時學戲,從事南管戲曲演出、教學數十年不遺餘力,表演藝術功力高超精湛。

「合和藝苑」團長林吳素霞。(圖:台中市文化局)
「合和藝苑」團長林吳素霞。(圖:台中市文化局)

1993年創立「合和藝苑」,以宣揚南管音樂、七子戲為宗旨,對傳統文化保存、教材編撰及劇本整理、演出風貌,有帶動推廣作用,為台中市登錄南管音樂保存團體,今年更拿下第34屆傳藝金曲最「佳傳統音樂專輯」,讓南管藝術再次於民眾眼前閃亮。

文化局指出,古老傳統戲曲南管戲曲、南管音樂視早期常民生活娛樂之一,臺中市也早已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2020年開始辦理「臺中市傳統藝術巡演活動」,文化局特別運用古建築立面做為舞台布景,結合有形、無形文化資產於演出中。

張家祖廟

1904年興建,戰後歷經數次大修,現存建築坐西朝東、兩進兩廊四護龍的四合院祠宇建築。前有寬廣前埕及半月形門口塘,建築格局與中部傳統民居相似,建築本體以中軸線左右作法各有不同,最具特色。
2012年,南管戲演出。(圖:台中市文化局)
2012年,南管戲演出。(圖:台中市文化局)

大屯郡役所

主體建築興建於1924年。1963年,該廳舍改為「憲光七村」,由辦公場所變更為居住空間,住戶進行多處增改建。1980年,發生火災,建築受損嚴重。2006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2020年進行修復工程,2023年修復完成,目前正在辦理營運招商作業。
「合和藝苑」南管音樂演出。(圖:台中市文化局)
「合和藝苑」南管音樂演出。(圖:台中市文化局)

文化局表示,南管戲曲將在「張家祖廟」演出,當天將準備南管專屬環保提袋分送給民眾,該日也是社區茶道協會擺設茶席活動,民眾兼可品茗、品戲。

11月11日在「大屯郡役所」演出南管音樂,是該建築修復完成後首次亮相,文化局將提供前100名入場民眾一杯手沖咖啡,機會難得,不容錯過。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