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平平
台灣四百年史中,原民從土地的主角變成配角,文化因此失落。黃春明 1988 年發表的散文《戰士,乾杯!》,即是描寫一個原民家庭的多名男子,因不同戰事出征而犧牲;2022 年 11 月 5、6日,該故事將首次被搬演上舞台。曉劇場導演鍾伯淵表示,劇中除大量吟唱魯凱族歌謠,角色也由魯凱族人阿拉斯、柯玉玲演出,舞台劇知名演員韋以丞則將扮演黃君,帶領觀眾聆聽魯凱族家庭的悲劇。
被拒三次的佳釀劇本
《戰士,乾杯!》描寫黃春明在魯凱族人「熊」身上聽到的故事,熊的爸爸、媽媽的前夫、大哥與二哥分別穿著不同國家的軍服,為不同政府出征;熊一一敘說,卻十分淡然,讓黃春明心中大受衝擊。因此該作品於 1994 年寫成後,又改為新詩(2005)、劇本(1994)等體裁進行發表,可見他對這個作品的重視。
鍾伯淵 2016 年讀到這個故事,便思考如何改編為劇本,他表示,當時還不知黃春明對這個作品極為重視,秉持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不斷提案,在第三次拒絕後,黃春明終於首肯,並留下一句「這是我閉眼前最重要的事情」,讓鍾伯淵導戲過程如履薄冰。
花四個鐘頭攀登到舊好茶部落
當年,黃春明因著迷「好茶」二字,跟著熊從霧台走到(舊)好茶部落,整整花了七個小時;為了更瞭解這部作品,鍾伯淵也與創作團隊一起爬到已荒廢的舊好茶部落,感受魯凱族文化的起點。
而在創作、導戲過程中,他也受到魯凱族文化的洗禮,以前總認為自己要這樣或那樣導戲,但在《戰士,乾杯!》的改編過程中,他逐漸學會「等待」與「聆聽」。
例如當初為了尋找飾演熊的演員—必須是魯凱族、出身好茶部落—,就相當困難,到處請託、詢問,最終經朋友介紹,找到斜槓演員阿拉斯(Arase)。
而素人演員柯玉玲也獲得消息,自己前來應徵,她熟稔魯凱族歌謠,母親顏惠美也特別出席記者會,以魯凱族古語演唱情歌,加上韋以丞的一口答應,這齣戲的重要演員終於全部到齊。
生活就是歌謠 重現在劇中
曾經出版「魯凱傳統歌謠 CD」的柯玉玲平日工作為社工員,出生於西魯凱群。她表示,魯凱族過往是一個非常重視倫理的族群,許多話都以唱歌來代替,例如遇到心儀的對象,不能直接說我想你,會唱歌問候對方好不好?如果被問候的一方無意,就不會唱歌回應。
以前的魯凱族人不僅對心儀對象唱歌,工作結束也可能唱一段歌,回到家也可能唱一段歌,在黃春明原著中,也提到熊的母親以吟唱歌謠來抒發心情。鍾伯淵表示,歌謠對魯凱族來說,相當重要,在生活中幾乎都是以歌謠來表現心情,可說無數不歌謠,因此在《戰士,乾杯!》劇場版本中,也大量運用魯凱族歌謠在舞台上重建魯凱族生活氛圍。
台中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表示,曉劇場擅長改編經典文學,期待該作能展露不同世代創作者對歷史的省思與人文關懷,歡迎觀眾 11 月初到歌劇院,與魯凱戰士祖靈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