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謝平平
《唐懷瑟(Tannhäuser)》為華格納最經典的歌劇作品,去年,台中歌劇院與劇場導演鴻鴻、國家交響樂團共同完成該部歌劇,票房立馬告罄,今年再加碼推出二場。
劇場導演鴻鴻過往多活躍於台北劇場界,他表示,台北劇團到中、南部巡演,須背負相當大的成本,而這部作品全部在地完成,是不同的經營模式,也讓他感受到中南部觀眾對歌劇的熱情。
在德勒斯登、巴黎、維也納三個演出版本中,台中歌劇院演出的是為樂迷接受度最高、帶有芭蕾音樂的「巴黎版」,並將大型樂團編制改為數十人的演出版本。
國家交響樂團駐團指揮張尹芳表示,《唐懷瑟》 的角色有許多細膩內心戲,小型編制的樂團氣勢雖不若大型編制,但較能呈現聲樂家的精緻詮釋,「非常適合台灣聲樂家的演出方式。」
鴻鴻則表示,台灣聲樂家的演出都相當優異,僅需在聲音表演、戲劇表演上取得平衡,「盡量讓戲劇表演去烘托他們的聲音表演,而不是干擾。」
配器方面,除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另也配置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豎琴與鋼琴。
鴻鴻解釋,在華格納歌劇的大型編制中,本無鋼琴,台中歌劇院演出的精緻版,以鋼琴彌補了其他聲部的不足,這也是近年歐美樂團為了因應 Covid-19 ,而採用的均衡做法。
張尹芳補充表示,在收集去年觀眾反饋與重聽現場錄音後,今年新增長笛聲部,增加演出的飽滿性。
台中演出版本另一特色為,NTT歌劇合唱團的參與,此合唱團由台中歌劇院培訓,在《唐懷瑟》中有相當的發揮。鴻鴻表示,合唱團不只是唱,還有一定的戲份,因此訓練上並不是太簡單。
而他也表示,該劇劇情十分容易理解,如果家長想帶孩子來看,只要孩子能理解「愛」,就能享受一個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