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欣聞人文工藝美術

梁永斐參觀蒲添生110雕塑紀念展 讚蒲家為臺灣雕塑第一家族

(右至左)蒲宜君、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國立臺灣美術館梁永斐、蒲浩志於展場「蒲添生故居」影像前合影。(圖:國美館)
(右至左)蒲宜君、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國立臺灣美術館梁永斐、蒲浩志於展場「蒲添生故居」影像前合影。(圖:國美館)

文/花烏墨

2021 年為台灣前輩雕塑家蒲添生 110 歲冥誕,國立臺灣美術館梁永斐館長今(23)日特地撥空前往國父紀念館參觀「塑X溯─蒲添生110雕塑紀念展」,梁永斐表示,蒲家三代在法國沙龍雕塑類組拿下 17 座獎項,是台灣雕塑第一家族。

國父紀念館在今年八月舉行「塑X溯─蒲添生110雕塑紀念展」,「塑」為「雕塑」,「溯」則是溯源美術史,該展展出蒲添生(1912—1996)雕塑作品 94 件,創作年代從 1939 至 1996 年,包括 1983 年入選法國沙龍的代表作〈詩人〉,中年時期的代表作〈春之光〉,入選第一屆日展(1958 ),以及晚年代表作《運動系列》。

此系列創作靈感來自韓國奧運(1988)期間,蒲添生在電視、報紙等媒體看到體操選手的曼妙姿勢所創作,十件一組,目前為國美館典藏品。有八件在蒲添生生前所購藏(1988),其子蒲浩明再捐贈二件(2017),使國美館能完整收藏《運動系列》。

樂天市場 國際通運
蒲添生,「運動系列」之四,青銅,54X28X43cm,1988。(圖:國美館)
蒲添生,「運動系列」之四,青銅,54X28X43cm,1988。(圖:國美館)

而今年適逢 2020 日本奧運延遲一年(2021)舉行,國美館也特別將此系列作品以「躍動吧!青春」為主題,於戶外空橋的藝術櫥窗中展出,作為呼應。

梁永斐表示,國美館還收藏有蒲添生〈陳老太太像〉,是日治時期日本紅十字社臺灣支部醫院陳春坡醫師的母親,作品表現出經歷歲月刻畫與堅毅精神的女性,祥和的眼神帶有母性慈愛的寬容。

梁永斐表示,蒲添生人物塑像特色著重在呈現軀體形式之美與其蘊含的精神內涵,強調人體精準寫實及個別生命力,在此次「塑X溯─蒲添生110雕塑紀念展」展出的〈林靖娟老師紀念像〉及多件塑像作品當中,都能見到。

蒲添生,〈陳老太太像〉,銅,55X48X33cm,1944。(圖:國美館)
蒲添生,〈陳老太太像〉,銅,55X48X33cm,1944。(圖:國美館)

誕生在嘉義美街,偷渡赴日

蒲添生是嘉義人,與膠彩畫家林玉山是鄰居,陳澄波則是他的小學老師兼岳父,從小展露美術天分,19 歲偷偷渡日,進入東京川端畫學校學習美術,隔年考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膠彩畫科,後轉雕塑科。22歲拜入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門下學習。

後因二戰爆發,他匆匆回台,陳澄波為其介紹社會名流進行肖像雕刻,包括孫中山、蔣中正,可說其所雕塑過的胸像就是台灣政治、社會的歷史縮影。

蒲添生也與楊三郎共同推動「臺陽美術協會」的創立。1949年起,擔任臺灣省教育廳講習會教席達 13 年,對臺灣早期雕塑發展有重要影響力。他也協助籌辦臺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美館)的創立。

我餓了!趕緊來點吃的 ⋯⋯

其子蒲浩明、孫女蒲宜君一家三代皆為臺灣優秀創作者,梁永斐此次參觀即由蒲浩志(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館長)、蒲宜君(藝術家)陪同參觀。梁永斐表示,此次前往觀展,除一睹藝術家精湛作品外,更是對蒲氏家族長年推動雕塑教育的精神,予以肯定支持,該展將展出至2021年10月20日。

國美館空橋藝術櫥窗「躍動吧!青春」展示蒲添生雕塑作品「運動系列」。(圖:國美館)
國美館空橋藝術櫥窗「躍動吧!青春」展示蒲添生雕塑作品「運動系列」。(圖:國美館)

↙ Share ↙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