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人文藝文欣聞

高雄奇巧劇團北征台中 8 月演出超好評「鞍馬天狗」

文/謝平平

奇巧劇團由豫劇皇后王海玲的一雙女兒所成立,作品多元,不限豫劇,二O一六年推出的跨界戲劇「鞍馬天狗」大受好評,二O一九年再次演出,今年八月將移師台中歌劇院,由原班人馬北征台中。團長劉建幗表示,該戲意欲滿足各方戲迷,也希望大家能從中看到傳統戲曲之美。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改編自日本作家大佛次郎(Osaragi Jirō;1897—1973)的成名作《鞍馬天狗》(1924),劇本保留了部分劇情:軍府國家對玉沙國的霸凌欺壓,抗暴義士宗房(李佩穎飾)試圖查出追殺玉沙國臣民的「新玄組」秘密,卻遭到該組織局長近藤鈞(譚德雲飾)、副長土方三郎(李郁真飾)的反制。

除了鞍馬天狗,該劇另創神妖天狗(劉建華飾),加入戰局。該劇在二O一六年首度推出時,就相當受到矚目,劉建幗表示,其實《鞍馬天狗》在日治時期就已經相當受到歡迎,雖然大多演出內容與原著有所不同。

樂天市場 國際通運

時隔百年,她希望能打造一齣具有台灣特色的劇目,因此在撰寫腳本時,就設定了跨界演出,「我們在做創新時,不是要顛覆,翻轉的是劇情。我們希望有更多觀眾因為這齣劇目而認識戲曲。」

豫劇生行出身的劉建華所飾演的神妖天狗採用的也是豫劇角色的設定,而在進行編腔時,劉建幗特別指定要老腔,但能唱出不同味道,「熟悉豫劇的觀眾,會知道那就是豫劇。只是唱得是國語,而不是河南話。」

而歌仔戲曲調在不同演出場合分有傳統曲調、電視曲調、新編曲調等,「在劇中,同一國的演員相互對話,會唱傳統歌仔戲曲調,但當外出遇上『新玄組』時,唱腔就會稍微改變。」

劉建幗善於運用單一劇種在現代的不同樣貌,也為觀眾創造許多驚喜;當年輕觀眾為穿軍服、著馬靴的新玄組瘋狂時,另一邊的老太太則為歌仔戲拍手叫好。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2019年劇照(圖:奇巧劇團/攝影:莊馥如)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2019年劇照(圖:奇巧劇團/攝影:莊馥如)

而劇中的僧人(韋以丞飾)同時是說書人,也是宗房的戰友,在舞台上穿梭自如,因此選擇舞台劇演員來演出。

劉建幗表示,跨界需要的是多方的溝通與協調,雖然演員來自不同劇種,但都曾與奇巧合作過,因此在演員選擇上,並不是難事,包括來自明華園總團的李郁真、天字團的孫詩雯(飾演桂初陽)等。

我餓了!趕緊來點吃的 ⋯⋯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2019年劇照(圖:奇巧劇團/攝影:莊馥如)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2019年劇照(圖:奇巧劇團/攝影:莊馥如)

「鞍馬天狗」為奇巧劇團「胡撇仔劇場」的第二部作品,「胡撇仔」為歌劇(Opera)的日本外來語。當年在日本殖民政府要求下,在台的劇團演員穿上和服、西裝,挎著武士刀,但嘴裡卻唱得是歌仔戲

她表示,以「胡撇仔」熱鬧的舞台形式去講述一個被壓抑的故事,這同時也是形成「胡撇仔」的年代——皇民化時代,「當人面對一個懸殊力量的壓迫時,正是主角面對的狀況,如何保持信念與勇氣,這是試圖與觀眾共鳴的部分。」

該劇過往的演出相當成功,此次為原班人馬赴台中演出,演出日期為二O二一年八月十四、十五日,共二場,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囉。

↙ Share ↙
・・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