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平平
白色恐怖,不再是禁語!近年,白色恐怖時期的受害者被凸顯出來,包括被全聯下架的超紅清明節廣告、票房突破 2.4 億的「返校」,再到親子劇「愛唱歌的小熊」,11月23日,台灣歌仔戲班劇團也將在台中演出「馬鞍藤的春天」。
「馬鞍藤」的花瓣與牽牛花相似,開花時節,海濱沿岸是一片粉紅景緻。馬鞍藤與牽牛花二者同屬旋花科、牽牛花屬,但馬鞍藤生長在高鹽分的海濱環境,是許多植物都難以忍受的環境。
白色恐怖受害者陳新吉遂以馬鞍藤作為政治受難的象徵,寫出《馬鞍藤的春天》一書。
黎翰江加入 新編揚琴六重奏增色
台灣歌仔戲班劇團以陳新吉故事為本,加入其他受難者的部分遭遇,以台語原創音樂劇的方式呈現大時代的悲劇,於 2017 年在桃園進行首演。
今年與 2017 年首演最大不同之處是,作曲家黎翰江的加入,為該劇新編了揚琴六重奏,配器則以揚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二胡、中胡為主,讓音樂劇的質感更加提升。
但喜歡歌仔戲的民眾,在該劇中仍可聽到傳統歌仔戲調,如母子鳥、秋夜曲、江湖調等。
搬演白色恐怖故事的目的是⋯
白色恐怖受害者眾,不免好奇,為何挑選陳新吉的故事搬上舞台?
演出惠美子一角的應修平表示,陳新吉在母親發瘋後,曾經也想自盡。
但當年獄友受苦的模樣深烙於他的腦海,於是決定好好活下去,將這些政治受難者的故事,一個一個的披露出來。劇團採用陳新吉的故事,是因為他長期在臉書上不斷筆耕,讓生命不斷往正向行去。
劇團也希望傳承的是馬鞍藤般的意志—艱苦的忍耐,無非希望生命有開花的那天。
在該劇中,編劇劉南芳以蔡瑞月為原型,另行創造「惠美子」一角,帶入特殊意義。
而其他劇中人物也都呈現了不同片段的白色恐怖記憶,如:彭明敏的愛徒魏廷朝、原型人物為吳忠和的吳文生等。
陳新吉在臉書上長期筆耕不輟,台灣曾經的熱門暢銷書《新英文法》作者柯旗化是他臉書上的最後一篇故事,今年 5 月,陳新吉因病辭世,也讓年終《馬鞍藤的春天》演出格外受到矚目。
該劇將在11月23日的週六晚上、24日的週日下午,於台中歌劇院中劇院演出,購票可洽兩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