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2017 年送給柏林動物園的熊貓「姣慶」和「夢夢」,8 月 31 日生下了一對可愛的熊貓寶寶,柏林大報「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為此舉辦命名活動,「香」和「港」居然名列第一,可見香港維權運動之火已經燒到歐洲。
熊貓是保育類動物,租期 15 年的「姣慶」和「夢夢」在回國前,能成功懷孕,成為中、德大事。
但全球關注的焦點卻是中共施展熊貓軟性外交之外、對香港自由使出鎖喉功的形象反差。
德國多數讀者希望命名為「香(Hong)」「港(Kong)」,比「陰(Ying)」「陽(Yang)」或是「乒(Ping)」「乓(Pong)」更受歡迎,讀者也沒有選擇德國童話故事的「Plisch」「Plum」與「Max」「Moritz」。
然而,依照簽訂合約,這對熊貓寶寶的名字是由中國與德國共同決定,最後會取什麼名字,目前未可知。
不過,德國二大報「每日鏡報」與「畫報(Bild)」都呼籲正在中國訪問的總理梅克爾,將熊貓寶寶取名「香」「港」。
這對可愛的熊貓寶寶也將在斷奶 4 年後,歸還中國,中國熊貓只租不送。柏林動物園與中國簽署租期15年、每年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24萬元)的一對大熊貓租約,其「租金」將投入熊貓保育之用。
合約內亦規定,無論多久之後,「夢夢」、「嬌慶」以其子嗣都將永遠屬於中國國籍。